中国教育在线
中国教育在线
学霸锦囊丨数学学科高考备考经验分享
2024-03-29
东北大学
作者:
关注掌上高考


温馨提示:高三二模成绩已出,点击此处,测测你的分数,能上哪些大学!

  胡乙格:现就读于东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,毕业于沈阳市第二中学,高考数学成绩:145分

  寄语 >>>

  知识是爱的另一种形式,她温柔地触碰我们的灵魂,让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。愿你在追求知识的路上,永远被爱包围。

  亲爱的2024级学弟学妹们:

  随着高考的脚步日益临近,每一位同学都在为这场人生中的重要考试做着紧张而有序的准备,面对即将踏上这场战役的你们,我想分享一些在这条道路上积累的经验和策略,希望能够为你们的征途提供一些指引和助力。在这份备考经验分享中,我将高中数学的备考策略分为三个主要模块:基础知识巩固、解题技巧提升和心态调整与时间管理。

  一、基础知识巩固

  1.重温教材:教材是所有知识点和概念的源头,考前确保对教材中的每一个知识点都有深刻的理解。不要忽视课本中的例题和习题,它们往往能够帮助你理解和巩固关键概念。

  2.建立知识框架:将数学知识按照章节划分,构建知识框架,有助于你系统地复习。同时也可以制作思维导图,将相关公式、定理和性质归类总结,便于快速回顾和记忆。

  3.基础题目练习:通过练习基础题目,加强对基础知识的掌握。这一步不可忽视,因为只有牢固的基础,才能在解决复杂问题时游刃有余。

  二、解题技巧提升

  1.学习和应用解题策略:掌握不同类型题目的解题方法和技巧是提高效率的关键。例如,利用代数变形技巧简化问题,或者通过画图法直观理解几何题目。

  2.分类练习:针对数学中的不同题型和难点进行分类练习。通过这种方法,可以帮助你在遇到特定类型的题目时,快速调用相应的解题策略。

  3.模拟考试和真题训练:定期进行模拟考试,以真实考试的时间限制来约束自己,这不仅能够提高你的时间管理能力,还能帮助你适应考试的压力。同时,认真分析真题,理解高考出题的规律和趋势,对提高解题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。

  三、心态调整与时间管理

  1.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:面对高考,正常的紧张和焦虑是难以避免的。重要的是学会调整心态,保持乐观和自信。适当的休息和娱乐能够帮助我们缓解压力,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。相信自己,保持自信,用平常心面对高考。

  2.合理规划复习时间:制定详细的复习计划,并且合理安排休息时间。避免临近考试时的疲劳和紧张,确保以最佳状态迎接高考。

  3.高效利用时间:利用好每一分钟,即使是在上下课的间隙,也可以复习一些公式或者定理。避免拖延,达到高效学习的目的,确保每一天都有收获。

  在这个重要的学业阶段,作为“过来人”的我为你们的努力和奋斗感到由衷的敬佩。愿你们的每一份付出都开花结果,成绩斐然。在备战高考的征程中,坚持不懈,战胜困难。愿你们心怀梦想,坚定信念,勇攀高峰,迎接美好未来。希望你们保持积极心态,享受学习的过程,收获知识的甘甜。未来的道路上,愿你们笑对挑战,迎接更多的成功。加油,高三的学弟学妹们,期待你们绽放出更加灿烂的光芒!

  田昀可:现就读于东北大学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,毕业于吉林省前郭县第五高级中学,高考数学成绩:146分

  寄语 >>>

  寒窗苦读,今朝场上试;金榜题名,展翅正当时;壮志在胸,前程铺锦绣;豪情不改,未来倍精彩。

  各位即将参加高考的同学们:

  大家好,我是来自东北大学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2308班的田昀可。2024年高考将至,在这里我向大家分享一下我总结的数学科目的备考技巧,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。

  一、保持良好的心态

  首先,良好的心态是最重要的,良好的心态会让你精神倍增。在剩下这不足百天的时间里,要永远相信自己的能力,要重视高考而不是惧怕高考。一定要有一颗坚强的心灵,紧张、失眠很正常,也不要被外界的负面情绪所影响,放平心态,不要摆烂,摆烂是失败者的姿态,如果自己很难调节可以找老师和同学倾诉一下。利用模拟考试找到自己学习中存在的漏洞,胜不骄败不馁,乾坤未定你我皆是黑马。

  二、复习方法

  1.注重基础

  数学的知识点很多很杂,公式定理一定要记牢,要确保对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有清晰的理解。数学题的综合性很强,知识的关联程度也很高,现在是冲刺的关键时期,一定要跟住学校老师的步伐,遇到难题要尽快解决它,不要把知识盲点留到最后。

  2.有选择性刷题

  刷题有益但不是盲目刷题。刚开始可以选择自己不太熟的知识点多练一练,刷综合题时,要保质保量,做一套会一套,培养自己的做题手感,模拟高考的时间限时刷题,如果没有掌握节奏短时间内也很难再找到手感。数学真正能够提分的原因就是以往错题的提升,每次的错题要着重标记、整理、再学习,那将会有质的飞跃。最后一个月要多刷历年真题,真题反映了高考的出题难度变化和出题规律,有助于我们提高成绩。

  三、考试技巧

  1.合理分配答题时间,根据自己的目标制定答题计划。考试时间有限,如果做不出来先看看自己读没读错题,实在做不出来就先暂时跳过并标记一下。选择填空最好在45分钟内完成,最后两个大题要留出大约半小时,同时还需要留有一定的检查时间,如果是平时做题较慢的同学,考试时就一定要仔细审题,保证做题准确率,马虎比不会更让人难以接受。想要高考数学成绩多得五分,那就要检查是否有“错选”“错涂”“错写”,重要的事情说三遍:检查!检查!检查!

  2.重视选择填空。选择填空的分值很高,稍有不慎就直接失分。对于选择,我建议要结合选项做题,通过选项可能看出出题人的陷阱,能用排除法或者一些实用的结论就别硬算。平时记牢一些二级结论,考试会节省很多时间。做多选题时不会的选项千万要慎选。填空题在计算时不要失误,毕竟填空是没有过程分可言的。

  3.对于大题,采分点要写出来,不要跳步,多余的步骤不要写。一般来说,大题中各小问题之间都是有关联的,当某一小题不会时可以从上下问中寻找突破口。最后两个大题是拉档题,首先第一问是送分题,最后一问一般很有难度,在实在不会的情况下,我们要能写多少写多少,能得一分是一分,但要学会取舍、不要恋战,别在这里耽误太长时间。

  新时代,唯努力,不负韶华;新征程,唯奋斗,不惧风雨。即将高考的学弟学妹们,高考是人生的一次特殊洗礼,也是人生的一次宝贵经历,希望学弟学妹们既不要轻敌大意,也不用倍感压力。愿你们将十年的寒窗苦读化成今年高考的一鼓作气,将上千个日日夜夜的奋笔疾书换来理想的象牙塔。加油吧,相信自己,笑傲高考!

  王静琪:现就读于东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,毕业于山西省应县第一中学校,高考数学成绩:145分

  寄语 >>>

  与自己约定,与未来约定,以高考之后的璀璨照亮寒窗三年的黑暗。

  亲爱的学弟学妹们:

  数学作为高考三大主科之一,其难度非比寻常,因此积累丰富的数学考试经验尤为重要。在备战2023高考的过程中,我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,但也学有所得,积累了一些宝贵的数学经验,希望能够帮助正在备考2024的学子们掌握更多的数学学习方法,并取得优异的成绩。

  一、夯实基础,强化复习效果

  数学是我们从小学到大的一门科目,从算数运算到几何运算再到后来的数形结合,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,各种知识之间的串联也越来越紧密,所以基础知识是后续学习的基础。在备考初期,我会将所有的数学课本拿出来,以目录所排列的顺序进行系统地复习。从第一章节开始,光从这个章节的名字,我们就要在脑中回想这个东西是干什么的,有什么用,将自己的所想勾画在草稿纸上,也就是自己对这一章节的理解以思维导图的形式画出来。之后参考自己的教辅书进行查漏补缺,对于该章节的题型有一定的了解。在对基础复习的同时也要动笔练习。另外,一定要有效率,制定好复习计划,每天定量,不可拖沓。

  二、前后照应,做好知识互通

  在对基础复习时,我们只是单方面练习,而高考所做的题型往往是综合的。因此,在复习时,我们要“瞻前顾后”,各种知识之间有效地联合起来,同时开始掌握各种题型的解法。

  在备考过程中,熟练掌握各种解题方法必不可少,以下是我常用的解题方法:

  1.认真分析题目,采用慢审题快做题的方法,只有将题目审清,我们才能有更深层次的分析,否则做题就会陷入死胡同,做题效率减半。

  2.尝试一题多解,一道题目的解法并不仅仅局限于一种,我们要将思维放开,从多方面考虑问题,不管成功与否,在尝试的过程中,我们总会有收获。

  3.做题后的总结与分析,在平时练习过程中,每做完一道题,我们一定要理清到底考了什么,对题型要有所把握,因为解题是很有可能是一种题型中套了另一种题型,我们如果掌握了各种题型的解法,就算这道题很复杂,我们也不至于毫无头绪。

  三、锻炼心态,提升应试能力

  高考不仅是学习能力的考验,同时也是对考生心态的极大考验,我们在平时的训练中,要认真对待每一次考试,把握好时间,不要过度紧张,保持乐观的心态,只有把每一次模拟考试当成高考对待,高考才会像模拟考一样轻车熟路。要在两个小时内做完做好数学十分困难,内心难免会紧张,因此我们要对做题方式做好规划。前面的单选题前六个尽量在15分钟内做完,后两个可以多考虑几分钟,如果在两分钟之内没思路,果断做多选题,做完多选题后大概45分钟左右,以便为后面的答题留有更多时间。做完所有会做的题目就已经有近120分,剩下的便是能力的考察,这主要看我们思维的灵活变通程度。

  希望以上的备考经验和技巧能够对你们在备战高考时有所帮助。相信只要你们踏实努力、充分利用时间,并灵活运用这些方法,必能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数学成绩。最后,祝愿你们在高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,实现自己的梦想。

免责声明:

① 凡本站注明“稿件来源:中国教育在线”的所有文字、图片和音视频稿件,版权均属本网所有,任何媒体、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。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、网站,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“稿件来源:中国教育在线”,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。

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/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,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。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。

推荐高校

    推荐学校

    中职院校
    相关新闻
    中国教育报 2024-03-29